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74节
书迷正在阅读:当无cp男主动了心[快穿]、和学霸互穿后、我在七零种蘑菇、炮灰觉醒以后[快穿]、怪物们的男妈妈[快穿]、救我于世间水火[快穿]、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、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、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、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
果然,所谓的“大炮一响、黄金万两”,这话不是说说而已。 秦弩的强大破坏力,是建立在的是其庞大的金钱堆积之上,关麟原本还是有些天真了。 “十万斛粮食,呵呵,别说一万秦弩,就是连一千都不够。”黄承彦继续吃着他的涮菜,一边吃一边道:“若要实现咱们那‘秦弩军阵’重现于世的计划,那至少得一百万斛粮食?嗯,省点儿的话,一万斛差不多了。” 日…… 关麟绷着嘴,他突然觉得涮羊肉不香了。 他放下筷子,一本正经道:“老黄,你这人不厚道啊,我关麟就是老母鸡,也不能枚枚都下金蛋吧?一百万斛粮食,我去哪凑去?” 见关麟有些激动,黄承彦帮关麟夹了一块涮好的牛肚,笑吟吟的道:“你没有,你爹有啊?你去找他要啊!” “找我爹要?”关麟就“呵呵”了,他一摆手,“老黄你不知道么?我爹就是个穷逼,一百万斛粮食,他要能凑出来,我倒立洗头,罢了……咱还是吃火锅吧……” 关麟已经打退堂鼓了。 太贵了,这秦弩玩不起……我不玩了还不行嘛? 黄承彦看出了关麟的心思,他有些慌了。 试想一下,作为一个垂暮之年的老叟…… 他若是,能凭一己之力,让那曾经横扫六国的秦弩方阵再度重现,那是何等的壮观? 年龄大了,对金钱、名望什么的都已经看淡了,就想做一些“雄伟”的事儿,做一些能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事儿。 等他再老点儿,站不起来了,躺在床上时,总是多出了一些美好的回忆! 老年人都是为“回忆”而活着的。 念及此处,黄承彦连忙提醒道:“你爹没有,可你伯父有啊?他可是刚刚谋下益州!” “听闻益州刘璋的府库里金银珠宝、绫罗绸缎堆积如山,粮仓中也堆满了粮食,这一百万斛粮食,保不齐他能拿的出来呢?” 呃…… 黄承彦这话,让关麟微微一怔,不过很快,他就摇头道:“老黄,你跟我开玩笑是么?益州就是再富庶,我啥身份,我给伯父要,他会给我?” 说到这儿,关麟又将一块儿涮牛肉塞入口中,一边咀嚼,一边说:“老黄,我发现你越来越不正经了,咱们可事先说好了,这秦弩必须筹集一万方能拿出,以压倒性的优势,出奇制胜!万一泄露出去,可就不能达到想象中的效果了。” 说到这儿,关麟又白了黄承彦一眼,补上一句:“老黄啊,你啥时候变得这么天真了?像个孩子一样!” 黄承彦也不生气,笑吟吟的回道:“那不都是跟你这小不正经学的?” 等等…… 就在这时,关麟想到了什么,他反问黄承彦,“老黄,你只说让我找我爹要,找伯父要,怎生你不能找你那女婿要啊?如今掌管益州府库钱粮的正是你那好女婿诸葛孔明啊……你开开口,不说一百万斛粮食,借个三、四十万咱们先造着,问题不大吧?” “老夫才不会求他呢!”提及诸葛亮,黄承彦话锋一冷,语气骤变,“他小子,比你还不靠谱。” “当初娶阿丑时,说好夫妻二人在老夫身边尽孝,现在倒好,他小子去巴蜀也就罢了,竟把我那独女阿丑也拐到了那巴蜀之地,几年都未曾一见……想到他,老夫就恨得牙痒痒!” 嘴上虽这么说…… 可关麟能听出来,这老头对诸葛亮这女婿还是很满意的。 只是空巢老人嘛,难免对女婿有点气性,正常……正常! “那依你这么说,我费尽心力才凑出的这十万斛粮食是没啥用了,咱们那秦弩方阵重现人间的计划也完犊子了呗!” 关麟放下筷子,一摊手…… 不吃了,饱了! “说正经的。”黄承彦突然变得一丝不苟了起来,“这造秦弩的钱,你爹和你伯父不给你,难道……你不能骗么?” “骗?”关麟一怔,他做出一副“伟光正”的姿态,“我关麟堂堂君子,我是一个高尚的人,纯粹的人,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我岂会骗人?我岂会是这样低劣的、肮脏的、龌龊的人?” “呵呵……”黄承彦闻言笑了,他轻捋胡须,“你小子自然不是这等龌龊的人,可架不住有人是这样的人,也有人极擅长骗人哪?” “谁?” ——“洪七公!” 此言一出,关麟一蹦三尺高: ——“老黄,你跟踪我!” ——“你这老头不厚道!” …… …… ——“新裂齐纨素,鲜洁如霜雪,常恐秋节至,凉……” 江陵城的渡口,一艘乌篷船内伴随着琴弦的波动,清丽的女声缓缓吟出。 诸葛瑾与诸葛恪本欲上船,却因为这声音脚步一顿,驻足于岸边,静待那船坞中人儿! 不多时,一位翩跹女子徐徐走出,女子看似年龄不大,不过二十岁,那张稚气未脱的脸颊上,蕴含着浓郁的惆怅。 纯净又惆怅,矛盾的集合,恰恰是这独特的气质,让诸葛瑾与诸葛恪的目光都死死的盯住他。 “小女子孙茹见过诸葛先生。” 这女子正是孙茹,孙策的三女儿,陆逊的正妻。 听到声音,也看清楚船坞中走出女子的面貌,诸葛瑾心头一怔,连忙拱手,“原来是孙三小姐……下官失礼,失礼。” 孙茹一身干练的女子劲装,淡淡的道:“妾奉夫君之命特来送诸葛先生父子。” “不敢当……”诸葛瑾再度拱手,毕竟是孙策的女儿,哪怕嫁为人妻,身份上依旧贵重。 行礼过后,诸葛瑾方才不失分寸的问道:“在下以为会是伯言来送,倒是不曾想,劳驾孙三小姐……” “自舍其身,施于天下,明以洞察,哲以保身。”孙茹款款道:“夫君总是向妾提及先生的为官之道,夫君对先生敬仰不已,妾亦敬仰不已……” “哪里,哪里……”诸葛瑾的脑海中飞速的转动,他已经意识到,陆逊派孙茹来送他,不会那么简单。 可到底是因为什么?诸葛瑾一时又想不透。 倒是诸葛恪,也拱手朝孙茹行了一礼。“晚辈诸葛恪拜见孙夫人……” 谦恭有礼……落落大方。 孙茹目光朝下,也看向诸葛恪,感慨道:“想必这位就是蓝田生玉的诸葛元逊了吧?果然,小小年纪,就颇有名士之风。” 孙茹提到的“蓝田生玉”,是孙权曾对诸葛恪的赞誉。 别看诸葛恪年龄不大,却是远近闻名的奇才,名气极大,文采飞扬,特别是辩论……难逢敌手。 孙权见到他以后觉得异常惊奇,于是就对诸葛瑾称赞:“蓝田出产美玉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” 一时间,“蓝田生玉”就传开了,到后来,成了东吴地界,诸葛瑾父子独有的赞誉。 当然……孙茹越是这样,诸葛恪越是心如明镜,她一定有事要求父亲。 “晚辈就不打扰父亲与孙夫人了!” 诸葛恪再度拱手当先进了船舱。 孙茹朝他投去赞许的目光,而随着诸葛恪的离开,这一方渡口只剩下她与诸葛瑾两人。 “孙夫人有话不妨直言,若是在下能效劳的,自当竭尽全力。” 诸葛瑾当先开口。 “不愧是诸葛先生,慧眼如炬,洞悉万物。” 孙茹轻轻咬了下唇,旋即一丝不苟的问道:“妾守在此处就是想问先生,诚如先生这样东吴朝堂上的‘老人’,想必一定知晓我母亲与弟弟现如今,究竟身处何方?” 母亲! 弟弟! 孙茹是问大乔与孙绍的下落。 而这话脱口,诸葛瑾下意识的浑身一个寒颤,双腿踉跄,竟差点跌倒在地! ——这是一道送命题! …… …… 第75章 双双家女付王侯,倾国定伶汉鼎休 ——大乔! 当孙策与大乔的女儿孙茹询问诸葛瑾时,不怪诸葛瑾谈之色变。 自从孙策死后,在大乔与周瑜的支持下,孙权成功继位起,大乔与其子孙绍,就很难不与“权利中心”联系在一起。 在江东,经常会有一种说法,如今的江东之主,孙权该还给孙绍。 或者说——孙权得位不正! 而从孙权坐稳江东起,大乔与孙绍便神秘的失踪了,不止是离开了政治的中心,就连她们在哪?她们是生是死,也鲜有人知。 甚至,许多探寻大乔下落的,也神秘的失踪,或是死亡! 有关大乔的故事一度在江东被封禁,可私下里,自少不得众说纷坛。 ——江东有二乔,河北甄宓俏! 似乎,自从孙策攻取皖县,将桥公长女大乔纳为妾室,将桥公次女小乔赐给周瑜起,其姐妹的国色天香就成为了江东百姓茶闲饭余谈论的焦点话题。 ——双双家女付王侯,倾国定伶汉鼎休! 而随着曹操兴建铜雀台,曹植铜雀台上一句“揽二乔于东南兮,乐朝夕之与共”,勾勒出父亲曹操意图将大乔、小乔纳入铜雀台中的美好愿景。 也正是从这一句诗起,在江东,大乔、小乔的名字再次被送上了风口浪尖。 之后,才是赤壁之战! 才是东风与周郎便,才是刘备借荆州,才是顶住三分。 当然…… 这些都不重要。